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快递>>公交新闻>>文章内容
风雨兼程五十载  华章续写贯百年
发布时间:2010-05-11   点击:196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常州公交五十周年发展纪事

  50年岁月变迁,50载风雨历程。细数常州公交成立至今50年的发展之路,与时代前行的轨迹恰恰吻合。沿着常州公交历史的辙痕回眸望去,是公交人留下的无数奋斗足迹。特别是2006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来,公交人更是用勤劳和智慧谱就了华美乐章,用奉献和创新镌刻出了辉煌诗篇。
  一段长达50年的发展史,在稳步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常州小营前,一排排低矮的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整齐划一,几辆老式公共汽车,缓慢而安详地穿过城市道路。这是2009年10月,常州市档案馆联合有关部门举办的老照片展中的一张照片。观看展出的人群中,一对在小营前长大的中年夫妻,慨叹现在难以从照片中找出他们留下童年记忆的地方了。
我们所在的城市每天都在向前发展,小营前,曾经是常州公交起始阶段发展的重要阵地,如今,常州公交的行驶印迹已经遍及全市。位于小营前的公交回车场,早已是久远的回忆。和城市一样,在50年的岁月中,常州公交的发展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磨练。
  翻开厚厚的《常州公共汽车志》,不难发现,1960年5月,常州公交成立之初,仅有线路4条,营运车辆12辆,年运营里程63.7万公里,年客运量538万人次,员工82名。50年后的今天,常州公交已拥有线路163条,营运车2632辆,年运营里程14980万公里,年客运量近4亿人次,员工近6000名。这一串串数据见证了常州公交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个让利于民的重大决策,三年来已经让利市民6.69亿元
  真正的跨越式大发展出现在2007年。如果说,在2007年之前,常州公交的发展是平缓的,那么,2007年,应该是常州公交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常州成功实现了市区公交一体化。2007年1月12日,市政府召开第5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常州市2007年公交优先发展实施方案》,推出公交优先发展“六大”举措:降低票价、优惠市民;增加车辆、提高档次;科学规划、优化线网;专道提速、确保准点;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创新管理、优化服务。
  2007年1月15日,空调车票价与普通车并轨,全部实行1元一票制,公交降低票价、让利于民的步伐由此展开;2007年3月1日起,市区刷卡的线路,实行刷卡6折优惠,老年卡2折优惠,学生卡3折优惠。同时于4月1日起,取消公交月票;2007年7月1日起,新增31条线路实行刷卡优惠乘车,同时新辟的线路全部实行新的公交票制;2009年9月1日起实施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所有公交车,12月10日起,60~69周岁老人实行刷卡乘车5折优惠。
  2007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国家低票价政策,通过降低公交票价来减轻市民出行负担,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降低公交票价的城市。据统计,全市实施公交低票价政策以来,政府累计已让利市民6.69亿元。其中,2007年让利市民1亿元,2008年让利市民2.43亿元,2009年让利市民3.26亿元。
  一张精美靓丽的城市名片,蜚声全国的常州快速公交线
  2008年1月1日,BRT一号线正式开通;4月18日,一号线全线贯通;5月8日,“一主三支”组合模式完全形成。在开通之前,曾有人质疑,快速公交是否能像所宣传的那样,发挥出大容量、高效能的运输作用。
事实胜于雄辩,2008年年初的一场暴雪,让快速公交的作用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2008年1月26日,一场50年不遇的暴雪袭击了常州。正式开通运营还不满一个月的BRT一号线不仅经受住了这场大考,还表现得非常出色。1月26日至30日,第一场暴雪期间,常州公交累计运送乘客达382万人次,平均每天客运量在76.4万人次左右。在灾难性的天气下,BRT一号线发挥了大运量、高运能的突出优势,5天总计运送乘客达41.22万人次,平均每天客运量为8.24万人次。1月29日,暴雪最严重的一天,BRT运送乘客超过9万人次,比开通以来平均日客运量翻了一番多,占全市当天公交客运量的15%,成为常州抗击暴雪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号线的成功运营,不但使得广大乘客接受了快速公交这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也为二号线的开通提供了借鉴。2009年5月1日,连接常州东西城区、全长22公里的快速公交二号线主线正式通车,支线车、区间车随后也正式开通运营。由此,常州快速公交一、二号线及其支线所构成的十字形网络,正式形成了常州的快速公交客运走廊。2010年元旦,快速公交又一新成员:环1路半环线通车,环1路将主城区中心地带包围起来,有利于在城市外围将快速公交主线客流进行分流、换乘,降低高峰时段主线的压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运力。
  据统计,目前,常州快速公交一号线、二号线、环线所构成的网络,单日平均客运量达28.77万人次,占到全市公交日客运的26.41%。蓝色的一号线、二号线,与桔黄色的环线,是穿行在常州市区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也是常州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和组成部分,是常州市民的骄傲。快速公交网络形成以来,共吸引了国内外近百个城市、约200批次、2300人次来考察、学习,彰显了其典范引领作用。
  一幅四通八达的公交网络图,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孟河镇,位于常州的北部;太湖之滨的雪堰镇,地处常州市区最南边,一南一北两个镇,相距87公里,是常州到无锡距离的两倍多。如果想自北向南在这两地之间往返,乘公交,只需要换乘一次就可以:先乘坐孟河公交中心站到火车站公交中心站的57路,然后换乘从火车站公交中心站始发至雪堰的66路、68路等任意一趟都可以,87公里的路程,全程空调车,票价还没有常州到无锡的动车组票价贵。
  2007年9月26日,8路公交车延伸到武进区遥观镇建农村委,线路只延长了2.4公里,对村民来说从此方便了许多:可以天天进城逛红梅公园了、逛商店了、进超市了。“村村通公交”得到了当地百姓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不少村子像建农村一样,主动建设回车场地、扩建道路。同时,常州公交结合部分乡镇公交场站的竣工使用,科学合理地对部分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扩大线网的覆盖面,合理地使用好社会资源。在实行票制改革的同时,缩短远郊线路的行车间隔,降低远郊市民的乘车耗时,并根据线路特性和客流情况,适当延长部分远郊线路的服务时间。
  2010年5月,我市全部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全市644个行政村通上了公交车。
  一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承载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真情
  多年来,常州公交一直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己任,在力求高品质服务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常州公交想得最多的是一个国有大企业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和人民尽一份责任。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常州公交立即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发动捐款,广大员工纷纷解囊相助,先后募得捐款共917261元,用爱心回报社会对公交的支持。
  为自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公交优秀”发展,2010年1月21日,常州公交举行了200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这是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江苏省公交行业内是第一家,就全国公交行业而言,也属于率先之举。这充分表明了常州公交勇担社会责任的信心和决心。
  常州公交还立足企业实际,着眼于内部挖潜、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自觉地打造绿色公交,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常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社会公益领域中,在扶贫帮困、希望工程、党建联动、拥军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常州公交一次又一次地以实际行动真情回报社会,为常州市建成文明城市、和谐城市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支吃苦耐劳的队伍,耕耘出百花竞放的灿烂世界
  常州公交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每天,奋战在一线的公交员工都迎着晨曦出门,踏着月色归家。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劳任怨,为的是确保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营。
  一代又一代敬业爱岗、勇于奉献的公交员工,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果。常州公交被称为“劳模的摇篮”,从这个大家庭走出了全国、省(部)级、市级劳模共计13名:邵开成、刘建英、戴建红……16路公交线是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线长叶蓉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常州市十大杰出女性”;B2线(原3路线)是全国“青年文明号”,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B12线(原26路线)于2007年喜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邵开成车组(原18036车组)喜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十年成果奖;常州公交服务中心也获得了江苏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锦旗是另一种形貌的荣誉。在常州公交的任何一个车队办公室,都能看到一面又一面的锦旗,有感谢公交员工拾金不昧的、见义勇为的、助人为乐的等等。它们都代表着乘客对公交员工的肯定和褒奖。
  跟这些锦旗一起的,还有一幅13米的《红梅赞》长卷,常州市著名工艺美术家宫惠林老先生共花了两年时间创作和完成这幅作品,为感谢B12线驾驶员杨莉拾金不昧,宫老先生特意将长卷赠给她。如今,这幅代表着公交员工服务乘客、拾金不昧精神的《红梅赞》,已经被杨莉赠给了公交集团公司。
  在公交这片热土上,闪耀着群星的光芒,盛开着似锦的繁花。常州公交也获得了常州市企业社会责任奖、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中国城市公交科技创新优秀企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中国绿色公交优秀贡献企业奖等荣誉称号。常州快速公交一号线还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常州市也荣获了“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荣誉称号。
  50年时光荏苒,50年岁月流金。常州公交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厚爱。历史只能代表过去,常州公交要走的路还很长,50年只是它发展的序曲,在以后的岁月里,常州公交将一如既往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写下更多浓墨重彩的篇章。(常公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