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魅力文化>>档案动态>>文章内容
常州公交月票卡入选常州市首届珍贵档案文献
发布时间:2012-01-31   点击:13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办公室

 

 

日前,常州市首届珍贵档案文献评选正式揭晓,常州公交组织申报的常州公交月票卡成功入选。同时入选的还有常州地区从清朝中晚期以来在民俗文化、宗教、土地房产、重大事件、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30项珍贵档案文献。
公交月票卡,是由次数票演变而产生的,是一种以月计算的整售客票。常州市公交月票始于1963年7月,当时在小营前至戚墅堰公交线上实行专线月票,售价8元。这种以月计算的整售客票为机关、学校、厂矿等企业职工、学生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公交企业也逐步“断奶”。2001年10月起,沿用38年的纸质月票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被更为先进方便的电子月票取而代之。投入使用后的IC卡月票,更便于公交营运部门科学、准确地统计数据、调控车辆,乘客也因此受益无穷。然而传统的月票制从某种意义上还是限制了公交的发展和壮大,也限制了公交乘坐质量的提升。从统计数据看,公交IC卡的客流量占总客流量的比例和刷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严重失衡,企业的发展态势已趋畸形,改革月票制度已是迫在眉睫。另外,从国内公交发展较好城市的成功经验来看,取消公交月票,几乎是他们不谋而合的共同举措。公交IC卡计扣式取代月票制也是与国际公交IC卡模式接轨。2007年4月1日,因常州实行低票价后,月票的优势不复存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公交月票因时代需求而来,也是一个社会发展轨迹的佐证,从收集的资料中可以看到,每个时期的月票都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月票上最常用的图案,是楼房、路灯等城市建筑,说明那个时代大家希望城市快速发展;80年代,楼房的层数从3层增加到了六七层,同时出现了红梅阁、文笔塔等常州的标志性建筑;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开始出现在月票上;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当年的月票上就是紫荆花图案。
尽管公交月票退出了公交的舞台,但其对常州市民出行的功劳不可埋没。据不完全统计,最高峰1980年,卖出月票385755张。至2000年,纸质月票共发行了647万张。几十年来,惠及上亿人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